速看:根植本土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文化报实习记者 张 欣
每年的正月十五那天,当夜幕降临,伴随着铿锵的锣鼓和绚丽的烟花,汪满田村4个村民小组的鱼灯从村里的四面八方汇聚,闪闪发光的大鱼,从古镇的街道上游过,红白相间的鳞片翕张,鱼身不时摆动。这一梦幻般的场景,来自安徽歙县溪头镇汪满田村的嬉鱼灯,而这个拥有800年历史的古村,因为一条传承了600年的“大鱼”而散发出时代新彩。
2022年,汪满田嬉鱼灯活动再掀高潮,游客累计超过1万人,在给游客带来颇为震撼的传统民俗表演的同时,各种精制灵巧的小鱼灯也深受游客的青睐。据初步估算,元宵节期间,小鱼灯的线下销售额就有7万余元,线上订单近15万元。“汪满田鱼灯,以其稀缺的不可复制的民俗资源,赋予汪满田村乡村振兴发展优势,文化和传承也正释放出汪满田村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卜希霆也一直关注和探索着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挖掘、传播与发展,在谈到汪满田村“活”起来、“火”起来的鱼灯时,他喜悦又欣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乡村振兴,文化是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乡村着力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优势,激发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活力,加快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将文化产业融入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以文化振兴有力促进乡村振兴。
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生导师孙小荣表示,乡村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是乡愁的重要载体,乡风的培育淳化、乡史的教育传承,是乡村建设的灵魂所在。乡村文化更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彰显区域发展实力的重要标识。根植本土文化是乡村振兴过程中最基础、最核心、最有力的环节。
分散在河北张家口蔚县的明代古堡,见证着曾经庇佑人们数百年的家园的衰落和消失。随着坚守的老人越来越少,坍塌的老宅越来越多,门楼、戏台、祠庙和民居越来越残破。为了让穿越千年历史云烟的古堡“活”起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焕发出勃勃生机,近年来,蔚县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原则,持续强机制、拓产业、兴文化,促进文化遗产与经济社会的有机融合,描绘了一幅古堡振兴的壮美画卷。
为提升蔚县的文化品位和内涵,当地政府将一处有着300余年历史的清代宅院改造为“昔古回院”。设计师万全在保持原有三进院格局的前提下,在院子中央设计了一座可拆的仿古建筑,既实现了古建筑的保护利用,也兼顾了整个院落的功能丰富。为了进一步传承和弘扬蔚县的剪纸文化,“昔古回院”还特别设计了展厅,并摆满戏曲人物画,充分展示出本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此外,“昔古回院”还会不定期举办民俗文化互动和体验活动。
孙小荣表示,本土文化能够衍生体验内容、营造消费场景,使得乡村从视觉式“观看”实现参与式“好玩”,如果缺少乡村文艺、手工艺等这些更具有文化质感的场景支撑,乡村振兴就缺少更细微、更深刻的文化表达和呈现。更重要的是,在地文化资源的创意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不仅会对乡村振兴的“五个振兴”产生积极的连带效应,更将推动在地文化可持续产业化的生态系统形成。
在距离河南登封市区西北部5公里处的杨家门村,曾经是少林寺僧人云游行脚的一处落脚地,却因年轻人外出打工而逐渐走向没落。在少林寺习武修行的陆海龙师父从民间找来一些老木匠、老泥瓦匠,以修旧如旧为原则,让一座座老房子重新恢复了生机,并将现有生态环境与嵩山特有的儒释道文化的影响力相结合,打造了一个集生态、文化、静心养生的未来大教育平台。
目前,禅心居梯渡山舍开设了嵩山禅武少年研学活动、非遗文化体验研学活动、千年民俗体验研学活动、国学礼仪研学活动、青少年素质拓展等多种形式的实践体验课程,年接待量达30万人次。“这也说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意识到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和珍贵。”卜希霆说,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参与到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实现文化和个体的价值再造。汪满田村的鱼灯已经是返乡过年的“90后”“00后”挑大梁,除了参与到嬉鱼灯的传承中,他们还通过抖音等互联网平台积极对外宣传推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教授魏翔表示,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乡村振兴是一个乡村经济增长和乡村社会发展的过程,前期,更依赖于资本和人才,一旦上升到更高级的阶段,文化、制度、习俗等将起到基础和核心的作用。
孙小荣认为,未来,本土文化要想在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不仅要具备市场化思维、要具备媒介化意识,更要在守住本地文化的原生性、本真性的同时,追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
2023-05-24 05:54:46
2023-05-24 03:50:59
2023-05-24 01:08:34
2023-05-24 00:22:22
2023-05-23 23:33:58
2023-05-23 21:50:56
2023-05-23 19:39:25
2023-05-23 18:38:26
资讯